当我国大量光伏企业已资不抵债,行业产能也严重过剩,而欧美“双反”来袭并重重施压时,人们不禁想问:该行业是否还有新的出路,政府是否可能会给予更大的支持呢?
6月14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常务会议中,专门针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给出了6剂良药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政府强调让电网企业保障建设及全额收购发电量、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等内容,预示着国内光伏市场将可能有更大作为。
政策中有多个新亮点
去年年底,国务院也对光伏行业提出了5个措施。而对比最新的六大措施看,一致的地方在于:政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、完善支持电价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等等。不同之处则在于两点: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,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,全额收购所发电量;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政策,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,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。
多晶硅生产及电力系统服务商——协鑫集团一位内部高管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,新政策的出台,可能是与前阶段我国政府领导前往欧洲了解欧盟对华光伏产品“双反”情况有关,“估计欧洲的‘双反’税率降低可能性也不是很大,因此政府也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。”
就“全额收购光伏发电量”这一点,民生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说:“在2006年的我国《可再生能源法》中,全额收购这一点就已被提及,但执行情况并不好。”该法规定,电网企业应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,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,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。
全额上网需政策助推
目前,国内电网企业并不是全额收购光伏发电,“弃光”原因也很多。
前述协鑫集团高管称,从地区看,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区比较,前者的“弃光”问题少,后者因有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,而其输送能力很难跟上,导致光伏限制上网。江西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彭莉萍也曾表示,光伏发电在昼夜变化、气象条件变化及季节变化上,均会对发电产生影响,而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调峰及调频能力,面对这类情况,国内电网也未能升级到与其匹配的程度。